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bitcoin」標籤的文章

比特幣 (Bitcoin) 在暗網 (Deep Web) 這個地下網路到底有多好用?用洋蔥瀏覽器 (Tor) 一看,加密貨幣儼然已成公認的交易媒介

圖片
大家都聽過比特幣 (Bitcoin) 在地下市場、黑市交易特別泛用,但有誰真的目睹過這些交易的發生嗎?以及門羅幣 (Monero) 的隱匿性有沒有更受法網之外的交易喜愛?光看過時的新聞報導和那些什麼「暗網親身經歷」大概是沒辦法了解的,所以不如自己裝上洋蔥瀏覽器 (Tor) 來一探究竟吧。 洋蔥瀏覽器 (Tor) 官方網站 : https://www.torproject.org/index.html.en 下載頁面 :  https://www.torproject.org/download/download-easy.html.en 洋蔥瀏覽器的核心技術是由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主導,和幾個數學家、電腦科學家研發的秘密通訊工具,所以最初算是軍用程式,後來開源且讓民間單位繼續開發這個項目,衍生出了今天的洋蔥瀏覽器 (Tor Browser Bundle),會得此名就是因為你在連接上網路時會在本機建立一個代理伺服器 (Proxy) 週期性的和其他 Tor 使用者交流 (非常去中心化的概念),所以在真正 連上伺服器端的網站時已經經歷了不知道多少個節點、多少個路由,而且每段傳輸都有加密 ,如果要追查它的來源就宛如洋蔥一般要層層剝開,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 開啟前都會進行我剛剛所說的建立洋蔥網路, 這種機制也能用來突破中國的防火長程,因為它就像水流一樣,就算這條路不通它也會自己找到出路 (節點)。 你仍然可以用 Tor 瀏覽平常看的網站,但有些伺服器為了防止使用 Tor 的人惡意攻擊可能會禁止所有 Tor 使用者連線。 那所謂的暗網 (Deep Web) 其實就是 .onion 結尾的網站,這些網站是沒辦法用 Google 和其他搜尋引擎找到的 ,需要透過特定的管道或網路上間接的資料來進入。 先聲明我英文不好,基本上都看不懂以下這些網站在做什麼,只能看圖說故事而已。 這個白白的東西應該是石頭啦,一克的石頭要賣 0.01 比特幣也是滿貴的。 這個海菜在澎湖隨便撈都有,十克也要賣 0.01 比特幣? 這個賣一些電器的我就比較看得懂,付款的時候也是可以選用比特幣。 這是在賣遊戲王卡?那應該是滿珍貴的可以賣到 0.02 比特幣。 哦這個我知道,應該是美國自由行套票啦,只要 0.099 比特幣阿。 小孩子玩的模型也都越做越真了,還可以賣到 0.069...

比特幣 (Bitcoin)、以太幣 (Ethereum) 等加密貨幣被駭客入侵已經見怪不怪,盤點 2012~2018 的各大被駭事件時間軸

圖片
日本交易所 Coincheck Inc. 在上周五發生了高達五億美元的加密貨幣 (NEM) 被駭事件,這算是一起相當具有規模的駭客入侵,在虛擬貨幣世界裡這類盜竊行為卻非常頻繁,但結果未必能像 Coincheck 這麼幸運還能拿得出來來補償投資者。( Coincheck 新聞稿 ) 根據 Autonomous Research LLP 全球金融策略總監 Lex Sokolin 的說法, 在過去不到十年之間,駭客已經竊取了價值 12 億美元的比特幣 (Bitcoin) 和以太幣 (Ethereum) ,而且如果以今天的價值來去衡量,這個數字恐怕要高上許多。 以下是自 2012 年來一些大規模的竊盜案 : 2017 年 12 月 - NiceHash NiceHash 是一家位於斯洛維尼亞的加密貨幣礦池,在其 Facebook 上表示,它的支付系統出現了故障, 而價值高達 6300 萬美元的比特幣隨之被盜 。該公司增加了額外的安全措施,並尋求社群的幫助來分析資安漏洞。 Youbit 表示,它將在網絡攻擊中損失 17% 的資產後申請破產。而韓國交易所也在 4 月份遭遇了類似的事故,相關單位只能呼籲投資者保障自己資產的安全。韓國調查人員也正在調查北韓可能參與的駭客行動。 2017 年 11 月 - Parity Parity 錢包中的一個安全漏洞 造成了大約 1.55 億美元的損失 ,其中包括 Ethereum 和其他代幣。 Tether 背後的公司表示,一個惡意的攻擊者偷走了價值 3,10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並將其發送到未經授權的比特幣地址。 2017 年 7 月 - Parity 一個自稱白帽子集團的組織利用了 Parity 錢包程式中的一個漏洞,試圖通過傳輸來洗錢,根據安全週 (Security Week) 報告, 價值約 3000 萬美元的 Ethereum 被盜。 就在 CoinDash 推出最初的 ICO 之後的幾分鐘,駭客就以高達 660 萬美元的 Ethereum 賺了大筆資金。這家以色列公司最終仍然終止了它的 Token 銷售。 2017 年 4 月 - Bithumb 存儲客戶數據文件的 Bithumb 外包商個人電腦遭到駭客攻擊, 導致 3 萬多用戶的個人資料和交易紀錄洩露 。韓國加密交易所因違約被當地監管機構罰款 5850 萬韓元 ...

幣寶 BitPoint - 台幣購買比特幣 (Bitcoin)、以太幣 (Ethereum) 等加密貨幣的新選擇,零手續費、價差小的交易所

圖片
幣寶 BitPoint 是日台合資開設的交易所,除了強調零手續費和價差較小外,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提供了法幣入金的管道的新選擇,能有更多家交易所競爭台幣交易這塊大餅一定是好事,否則價格長期被少數交易所把持造成水錢 (價差) 過高,消費者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因為你也找不到其他的場內管道購買。 幣寶 BitPoint  官方網站 :  https://www.bitpoint-tw.com 註冊頁面 :  https://account.bitpoint-tw.com/entry/entryInput?lang=zh-tw 手續費 : 賣出、發送皆免手續費 , 提領 100 萬內免手續費 買賣幣種 : 比特幣、比特幣現金、以太幣、萊特幣 、瑞波幣 (2/16 開放) 交易時間 : 全年無休 和其他交易所不同, 註冊 時就須提供 身份證明文件、住址證明文件 ,然後經過一到二個工作天審核通過後才能開戶。 手續費的部分可以看到除了 ATM 跨行轉帳會被銀行端收手續費外都是免費的 ,也和其他交易所相同並沒有所謂的管理費和開戶費用。 出入金需要注意在 銀行銀業日的 15:30 前他們會當天受理,但超過營業時間所進行的轉帳會在隔日才受理 ,這部分要多留意。 交易部分和其他交易所相同, 可以下委託單看是要用市價或限價購買 ,差別在於這是使用法幣對加密貨幣交易。 整體看起來和 幣託 BitoEX、MaiCoin 比較不一樣,它有做出和比特之星類似的交易介面 (可以看即時走勢、歷史價格等), 而且在 交易指南 、 使用手冊 方面可以說是滿有用心的,不難看出想吸引非原生的加密貨幣投資者 ,而且整個網站的介面看起來很「銀行」,我說的銀行是指有點陽春、簡陋,但功能卻齊全,對法人客戶也有獨立的申請管道 (在其他交易所似乎沒看到有直接顯示在網頁的法人客戶專區),可以感覺到有想招攬更大型的資金投入,是和其他交易所滿不一樣的,但目前也才剛營運不久,還是要等交易量穩定和 各方比較 後才知道。

Tether (USDT) 狂印空氣美金,發行速度已經超過聯邦儲備銀行,如果 USDT 通膨加密貨幣市場會怎麼走? 

圖片
近日 Tether (USDT) 才傳出與其審計公司 Friedman LLP 終止合作 ( 來源 ),那和 Bitfinex 過從甚密的 Tether 想當然會被外界懷疑是否和發行 USDT 的擔保有關, 因為大部分的儲備金都是來自 Bitfinex 而 Friedman LLP 的官網也把 Bitfinex 從合作夥伴撤下了 ,一直以來多次被質疑的 USDT 如今泡泡真的要破了嗎? 可以看到 USDT 的市值 (藍線) 在這一年來直線攀升, 在近期事件後 (1/28) 更是加印了 6 億美元,目前總市值來到 22 億美元 ,一直都有風聲說 USDT 的大量發行是為了炒高加密貨幣市場行情,而幕後主使就是 Bitfinex 和 Tether。 那如果我們假設最糟的情況, USDT 兌現成美金因儲備不夠而供不應求,導致 USDT 價值下跌,屆時可以預期的是出金管道會關閉,也因為大部分交易所缺乏法幣直接對比特幣交易,而間接造成了加密貨幣不再具有實際價值 ,其實這種情形和冰島破產有點像,明明就是銀行業亂搞卻連帶了整個國家、所有產業破產,本國貨幣出了領土就成廢紙,那在最糟的情況或許加密貨幣也是這樣, 幣對幣交易還是在跑,但就是出成法幣就是一文不值。 網路上充斥著滿多這類看法,做最壞的打算不是壞事, 如果最保守的作法就是現在直接出成法幣吧 ,也不要去想之後價格跌到哪還能進場什麼的,因為如果最糟的情況發生了,很多交易的管道都會被鎖死,並不是你想買賣就能成功的。 而我的想法偏向是 USDT 雖然都被它當成美金來看也都用來避險、計算價值,但實際上拿它來出金的人有多少?我相信在台灣應該幾乎是 0,因為根本就缺乏相關管道,目前我所知道的只有 Kraken 有設 USDT 法幣出金, 所以其實這個貨幣大部分的流向都是在幣圈內部的,而且多半已經被分散到各個加密貨幣 (畢竟持有 USDT 它也不會漲),而且 22 億美元的發行量雖然很多,但跟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相比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目前是 5800 億),所以影響真的有這麼大嗎? USDT 是衡量價值的「習慣」而非公秤 ,雖然 USDT 崩盤絕對會有影響,但我認為也不至於會到全面價值歸零這麼悲觀。 反而更有可能的是加密貨幣的崩盤引發 USDT 大量出金的需求,那時候空氣美金才是真的爆定了,而連帶也影響加密貨幣實際價值,我認...

Robinhood Crypto - 免手續費的比特幣 (Bitcoin)、加密貨幣交易所,從股票界轉戰虛擬貨幣,手機行動 App 交易 (Android & iOS)

圖片
Robinhood 於 2013 年成立,主打著「免手續費」的交易所進軍股票、期貨和選擇權市場,免手續費可不是噱頭, 所有在交易所內的交易真的都不需要付交易手續費 ,也沒有其他的費用!那你一定會問它到底賺什麼?實際上 Robinhood 有提供 VIP 版的 Robinhood Gold,月費 10 USD,比起免費版本的多了槓桿 (Leverage) 和開盤前可以提早交易的功能,往後對於虛擬貨幣交易所的運營模式應該也是相同,至少免手續費是確定的。 Robinhood Crypto 官方網站 :  https://crypto.robinhood.com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robinhoodapp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robinhoodapp Android :  https://share.robinhood.com/cryptolauncha iOS :  https://share.robinhood.com/cryptolaunchi 交易手續費 : 免手續費 交易貨幣 : 比特幣、以太幣...等,未定 目前 Robinhood Crypto 仍在 Early Acess 階段,台灣地區的 Google Play 也還沒開放下載 ,不過 Robinhood 在股票市場也算是佔有一席之地,如果能將先前建立的影響力發揮在虛擬貨幣市場相信應該能和其他交易所一搏,如果有興趣可以到 官網 訂閱最新資訊。 從現在釋出的界面來看是滿簡潔的,雖然我會希望能有功能完整的圖表和技術指標可以看,但對於一個純提供手機 App 的交易所來說它的客群反而更為明確,就是為了吸引輕度投資者, 一方面主打免手續費,另一方面則靠隨時都能交易的 App 鎖定客群 ,而且最近還真的看了不少 Robinhood Crypto 的廣告,從最左邊的圖來看他們似乎有意要把股票、選擇權和加密貨幣市場整合,讓兩邊的客群有相輔相成的作用。雖然現在多半都用  幣安 Binance 交易,但真正開放之後我應該還是會想辦來試用看看,屆時再詳細介紹它的功能了。

比特幣 (Bitcoin) 即將在高度 505,888 分叉出「比特幣原子」Bitcoin Atom (BCA) 老狗玩不出新把戲,再推閃電網路救援

圖片
比特幣 (Bitcoin) 又要分叉了,在區塊高度 505,888 將以 1:1 叉出「比特幣原子」Bitcoin Atom (BCA),這次的 概念是強調 PoS、PoW 混合,降低礦工的硬體需求,還有比特幣本身就一直在推的閃電網路 ,將傳輸藉由鏈下交易取代,將不需要確認時間而且傳輸快速。 比特幣原子 Bitcoin Atom 官方網站 :  https://bitcoinatom.io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atombitcoin Facebook :  http://facebook.com/atombitcoin GitHub :  http://github.com/bitcoin-atom 整個分叉幣的主軸圍繞在 PoS、PoW 混合模式和閃電網路,基本上就是想解決現在比特幣面臨到的兩個問題, 第一是個體礦工已經沒辦法參與比特幣挖礦,第二個是傳輸手續費過高、速度太慢。 Roadmap 可以看到目前的進度只有啟用 PoS、PoW 混合協議,它的 預計是 2018 年底才會推出閃電網路。 以及 Bitcoin Atom 合作的交易所包括 OKEX、YObit.net、EXRATES ,可能這些交易所會優先將 Bitcoin Atom 上市,有在用這些交易所的人可以關注看看它們有沒有支援領取這個分叉幣。 官方網站是做的還滿不錯,但我怎麼找好像都沒看到分叉的詳細資訊列在官網上,也沒有公布白皮書,如果你的比特幣是放在錢包或有支援的交易所那就免費加減領一下這個分叉幣吧, 但如果要投錢進去或把算力轉往 Bitcoin Atom 最好多研究這個項目 ,因為在我看來它沒有提出什麼很實際或創新的方案,閃電網路本來就是 Bitcoin Core 現在的主軸,何況它也得等到年底才「有可能」正式啟用,必須說沒有很吸引人。

誤會大了? 南韓官方對交易所及銀行發表未來方針,不但沒有要禁止比特幣 (Bitcoin)、加密貨幣交易,反而更立法保障投資人

圖片
韓國政府在昨天 (1/23) 發布了一份文件,內容對虛擬貨幣交易所 (Exchange) 和銀行 (Bank) 作出指示,這份文件是由南韓金融服委會 (FSC) 副主席 金永布(Kim Yong-bum) 所發表, 內文提到所有交易必須在實名制的大原則下進行,目的是為了確保洗錢和地下交易不會成為加密或幣的衍生品 ,所以往後南韓民眾如果要使用法幣 (韓元) 透過交易所購買加密貨幣得先開設個人實名的銀行帳戶才會被交易所接受,所以很明顯南韓政府已經決定要立法監管加密貨幣市場, 換句話說先前指出要全面禁止的可能性很明顯不復存在了。 ( 韓國政府對外發布的文件 ) 金融服委會 (FSC) 對外發布的文件 在今天 (1/24) 韓國政府也針對國內八間加密貨幣交易所祭出罰款,包括 Upbit、Ripple4y、Coinpia、Youbit、Korbit、Coinone、Coinplug 以及 Eyalabs, 原因是違反了通信網路法,對其交易所的使用者資料沒有妥善保存加密 ,KCC 董事長 李孝成也表示「虛擬貨幣雖屬投機性產品,但網路安全和資安危機是全國議題,所以他們應該更嚴格的保障所有國民的財產來減少可能的用戶損失。」同時 KCC 也對這八家交易所限期 30 天改善並提交報告,可以看出韓國政府對於加密貨幣交易反而採取了較正面積極的處理。( KCC 消息來源) 這個消息釋出後可以看到加密貨幣市場有略為回溫的趨勢,目前南韓和日本政府都已經立法監管,為投資人營造更安全的交易環境, 但也意味著之後將會面臨課稅和更嚴密的審查可能降低交易效率 ,不過也有國家有不同的做法,白俄羅斯政府不但宣布加密貨幣交易是合法行為還給予免稅的優待 ( 來源 ),各國政府都逐漸開始對這個興新產業表態,即使中國從去年就禁止了加密貨幣交易 (明顯沒有用) 仍然沒有阻止市場的擴張, 時值政府觀望、表態之際,可以看出市場也稍稍停滯,彷彿在等一個對的風向再次進場 ,尤其是大筆的保守資金更是在觀望當權者的一舉一動。 那就要想到台灣的金管會在幹嘛呢?身為 ASIC 生產最大國的台灣似乎對這個新興金融產品非常冷感,持的是非常保守態度,昨天 (1/23) 台灣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有表示將對交易所在銀行開戶加強監控和需臨櫃辦理,並指稱國內沒有相關法規規範 (?????) ,現在好像只要說無法可管就可以把這個責任踢走,原來負責推動立...

Weiss Ratings 即將對比特幣 (Bitcoin)、以太幣 (Ethereum)...等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評級,分為風險、報酬、技術等維度

圖片
Weiss Ratings 是一間非政府的第三方組織,從 1971 年從業以來專門為股票市場、保險公司、ETF、共同基金評級,現在也將跨刀虛擬貨幣 (Cryptocurrency) 界將為大部分的虛擬貨幣評等,目前的消息是將在 1/24 (也就是今天) 公布這份報告,創辦人 Martin Weiss 提到 這份評等將會分為風險等級、可能報酬和針對虛擬貨幣的技術 (源碼) 去評鑑它的擴展性、安全性...等。 Weiss Ratings 官方網站 :  https://www.weissratings.com 消息來源 :  http://finance.weissratings.com/crypto Weiss Ratings starts grading cryptocurrencies from CNBC . 這是 Martin Weiss 在接受 CNBC 採訪時公開宣布將對加密貨幣市場做出評等, 他有提到可能大部分的加密貨幣都拿不到最高的 A 評等,原因在上市時間不夠長沒辦法斷定 ,但有一兩個是他們認為目前最成熟的,要大家拭目以待。 也可以到官方的 消息發布頁 留下 Email,在有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會收到通知。在這篇新聞稿中也看到他們認為加密貨幣市場需要有公正的第三方來對貨幣進行評等,而非讓全部的貨幣都流於炒作, 但評等是基於數據和客觀的分析,而且將會有些出乎人意料的結果,屆時產生論辯是必然的。 Weiss Ratings 聲稱是不收任何評等費用的機構,如果真的能對加密貨幣有公平的評級我想大家都是樂見的,現在太多傳銷幣只為了炒一波之後連創辦人自己都 DUMP 掉,這種市場情況實在不是很健康, 不過 Weiss Ratings 好像沒有要針對 ICO 進行評級,我反而覺得資訊更不流通的反而是 ICO,現在的 ICO 評等多半都是花錢就可以買到 ,資金募一募突然跑了的都大有人在,如果今天加密貨幣界即將被攤在陽光下檢視,只能希望這種寒蟬效應能抑止不肖的開發者發幣炒作了,不然整個市場離最初的目標可以說是越走越遠。

比特幣 Bitcoin (BTC) vs 比特幣現金 Bitcoin Cash (BCH),閃電網路 (Lightening Network) 和擴容之戰

圖片
在 2017年8月1日 比特幣 (Bitcoin) 進行了史上第一次的硬分叉 (Hard Fork),很多人在分叉前甚至預期這就是比特幣的世界末日,那很明顯的世界末日並沒有到來,大家反而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始用 IFO 發展出新的獲利方式。然而分叉出來的 比特幣現金 (Bitcoin Cash) 又是什麼?為什麼好端端的要再創造一個比特幣 v2? 隨著比特幣使用的人數增加、傳輸量暴增、一個區塊能容納的交易量又有限,造成礦工費 (傳輸手續費) 越來越高 ,Bitcoin Core 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使用閃電網路 (Lightening Network) 在鏈下進行交易,不需要確認時間,但這個技術到今天現在仍然還沒有辦法實行,所以可以見得比特幣的手續費已經高到 30 美元了,那分叉出來的比特幣現金,也就是 擴容派提出的方法更為直觀,既然區塊大小不夠那我就把區塊變大,區塊就從原本的 1MB 變成 8MB ,自然傳輸速度就變快很多,手續費會變成不到 0.01美元。 從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隨著交易量大增,傳統比特幣的區塊已經無法負載全部的交易, 造成很多未確認的傳輸就飄在茫茫區塊鏈中永遠到不了目的地,所以反而得靠 Double Spend 或找有些礦池提供的傳輸加速器,讓礦工特別照顧你那塊走失的區塊。 而 BCH 藉由擴容則對整個市場的傳輸可以說是游刃有餘,費用變低、速度也快上很多。 還有一個滿有意思的網站 ( TXHighway ) 就是做出了目前 BCH 和 BTC 傳輸狀況的車流版,只有單個車道的 BTC 很明顯比較壅擠,正在等待施工中的閃電網路來救援。 但講了這麼多 BCH 的好話,難道它就沒有壞處嗎?其實去除 Segwit 功能和把區塊大小提升至 8MB 也只是權宜之計,它仍然是同一個體系的產物, 未來如果 BCH 真的取代 BTC 成為正統比特幣,那隨之而來的只是更大的傳輸量,8MB 再大也總有不夠的一天。 而且因為將區塊大小提升的關係,數據量大增,使的個人電腦不適合處理那樣的計算量,反而有點違背了去中心化的思想,而且另一個有趣的點是 擴容其是全世界最大礦機廠商 Bitmain 提出的,也就是那個創造 ASIC 螞蟻礦機造成比特幣難度爆升的幕後推手 ,這是不是也暗示著去中心化未來可能只是拿來喊喊的口號,實際上都淪為了大企業的資產了呢? 那如果從市場來看呢?比...

Substratum (SUB) - 不再浪費電挖礦!讓個人電腦變成去中心化的網頁伺服器 (Web Host) 並賺取加密貨幣

圖片
不論是比特幣 (Bitcoin) 或大部分的虛擬貨幣最讓人詬病的恐怕就是「浪費電」,雖然付出對應成本對於控制貨幣發行很重要,但如果能將成本轉化為更實際的用途呢?Substratum (SUB) 就提出了這一個概念, 它們要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網路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伺服器 (Host),而在上面的內容就如同一般的網頁,可以用 Chrome、Firefox..等瀏覽器看到 ,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也每個人都可以瀏覽,甚至能突破中國、俄羅斯強制 ISP 對網頁的封鎖。那鼓勵大家使用個人電腦架設節點的獎勵就是 Substratum (SUB) 這個加密貨幣, 目前它已經在 幣安 Binance、HitBTC、Kucoin...等七個交易所上市,市值總排名 85。   Substratum 目前釋出了這段影片大致上看了就很清楚,使用個人電腦作為伺服器,提供上行下行的管道且支付 SUB 作為獎勵,雖然這個程序還沒正式發表提供大家使用,但 UI 介面可以看得出來做的滿不錯的,也有看到 可以突破像中國、俄羅斯對 ISP 所要求的封鎖 ,提供更自由的網際網路。 這支概念介紹影片也有提到, 藉由安裝它們的程序來架設伺服器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配備或安裝其他複雜的程式,可以作為挖礦的替代在你離開電腦時賺取 SUB ,而且可以支援任何主流瀏覽器 (像 Chrome、Safari、Firefox、IE..等),預期它的硬體需求會比挖礦小不少,或許更能達到貨幣公平發行的理想。 Substratum (SUB) 已上市交易所 : 幣安 Binance 、 HitBTC 、 Kucoin ...等七個交易所 官方網站 :  https://substratum.net 白皮書 :  https://substratum.net/wp-content/uploads/2017/12/Substratum-Whitepaper-English.pdf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substratumnet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ubstratumnet Telegram :  https://t.me/SubstratumCommunity CoinMarketCap :...

Coin Stats (Android&iOS) - 紀錄比特幣 (Bitcoin)、加密貨幣投資組合、獲利虧損的手機 App,交易所 API 直接匯入免記帳

圖片
Coin Stats 是一款專門設計給比特幣 (Bitcoin)、虛擬貨幣投資者紀錄盈虧的手機 App,它不能但看到各個貨幣的即時線圖, 還能用交易所的 API Key 匯入交易紀錄,讓你全部貨幣的投資獲利都看得一清二楚 ,還可以自訂多個投資組合 (portfolio) 分組監控,是一個加密貨幣投資人必備的手機 App。 Coin Stats 官方網站 :  http://coin-stats.com iOS 官方載點 :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coin-stats-btc-eth-xrp-prices-and-altfolio/id1247849330 Android 官方載點 :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inomma.coinstats 支援交易所 : 有 API 功能的都可以直接匯入 ,也能手動輸入 支援貨幣 : 基本上有上交易所的都有 Coin Stats 除了能表列所有貨幣的即時價格,也都有個別的線圖走勢可以看,紀錄交易盈虧當然是最主要的功能, 獲利虧損百分比都會直接顯示在面板上 ,以後就不需要拿紙筆或開 Excel 記錄了。